贾春雷:情洒沃土 放飞梦想

2014-1-12 16:48| 发布者: bbsadmin| 查看: 659| 评论: 0|原作者: 兴平头条

摘要: 贾春雷:情洒沃土 放飞梦想 走在兴平广茂而肥沃的土地上,一浪高过一浪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热潮扑面而来。一个个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不时映入眼帘,大棚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映射着群众丰收的喜悦。闻名全省的清水 ...
贾春雷:情洒沃土 放飞梦想
走在兴平广茂而肥沃的土地上,一浪高过一浪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热潮扑面而来。
一个个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不时映入眼帘,大棚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映射着群众丰收的喜悦。
闻名全省的清水莲菜、大棚蘑菇、大棚油桃等特色产业,成就了兴平农业的精美名片。
问及兴平园艺事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引路人时,乡村干部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贾站长”,群众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贾科技”。
23年如一日,将所学专业付诸于实践,扎根基层,辛勤耕耘,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了产业增收的康庄大道。
他就是兴平市园艺站站长贾春雷同志。
苦练内功 源自远大理想
1963年6月,在全国经济十分困难时期出生的贾春雷,自小一直过着衣食不足的艰苦生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成为他孩提时代的“座右铭”。执着而好学的他于198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1987年7月,品学兼优的他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怀着让父老乡亲生活的更殷实的理想,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在当时,园艺专业,特别是本科蔬菜专业人才稀缺的情况下,他被分配到兴平市园艺站工作,同学和亲朋好友很不理解,都认为是大材小用。每有问及,但他都坦然回答:我就是学园艺的,能使所学发挥作用,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不是很好嘛!
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所需所盼做为自己的工作追求,在当时工资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他10年骑坏了3辆自行车,田间指导成为他的经常课。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追求奋斗的人,1997年,贾春雷众望所归地被任命为兴平市园艺站站长、兼任兴平市农林局园艺科科长。自任职以来,他更加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他常说:“为群众搞好技术服务是技术单位的天职,技术单位的职工不懂技术一分不值”。他更是率先垂范,经常深入一线,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总能潜心研究,全力攻关,他撰写的《大棚黄瓜化瓜的原因》、《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丰产高效栽培规程》、《大蒜——玉米套种体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与操作规范》、《葡萄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论文先后在《陕西农业科学》、《现代种业》等专业期刊上发表, 2000年他被评为咸阳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享受有关待遇和津贴。2004年至2005年,他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西部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得到了课题组的高度肯定,完成的《大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由于技术精湛,他在为群众讲课时,很受群众欢迎,2006年元月8日,他原计划在丰仪乡洛庄村向群众讲授大棚菜作务技术,得知消息的北张村、郭公寺等周边群众,自发集中在洛庄村小学,原本能坐下40人的教室拥入群众150余人,教室外的走廊上还站着许多专程来听课的群众,从下午6点开始授课到8:30突然停电后,点上蜡烛持续到快10点,无一群众离开。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兴平市园艺站形成了浓厚的抓学习、强业务氛围,全站干部职工通过自学考试等途径都取得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近年来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8名基地包抓技术干部不仅能独立为群众提供田间指导和集中授课,而且还经常受邀为周边的武功、秦都、渭城等地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咸阳日报曾专题报道了该站创建学习型单位的先进事迹。
名优品种 引领产业发展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使贾春雷同志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内涵,始终把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作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工程。
兴平素有“辣蒜之乡”的美誉,但以前由于群众自留种连年种植大蒜,造成品种退化,分叉严重,产量、品质大幅降低,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他积极向市上领导建议更换品种,经领导同意后,他于2003年6月份,带领一位同事赴山东苍山,自己先行垫资,调回优质苍山大蒜30吨,进行异地换种,当年种植,效果十分明显,第二年群众自己进行换种,有效的解决了大蒜品种退化问题。到目前,兴平大蒜实现了每三年品种异地更新一次,保证了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他还先后从宝鸡等地引进推广了8819、2003等线椒品种3000余斤,累计推广面积4.5万亩,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900余万元,“唐蒜明椒”这一传统产业在兴平焕发出了新的发展活力。
西红柿是兴平设施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2002年,针对原有西红柿品种果个不匀,容易裂果等问题,他在请教专家教授的基础上,正月初四从家出发赴湖北武汉引进了斯洞双甜这一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果型好、着色匀、甜度高、产量好、抗病性强的显著特点,在农场示范种植后,以其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第二年便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直到目前,还有许多群众作为主栽品种进行种植。今年他又着眼于西红柿产业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本着品种优良,错位上市的原则,选择并从山东引进了坚果型西红柿品种——欧盾和普罗旺斯,该品种较普通品种而言,采摘期长、耐长途运输,在市农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试验棚引进栽植,田间长势长相喜人,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兴平沿渭地带发展地膜洋芋具有优越的光、热、水、气条件,从2000年开始该地带群众便有零星栽植,2002年他从丹凤县引进脱毒洋芋新品种20吨,当年示范推广面积80亩,产量比普通土豆高出20%,种植户亩均增收500元,令人信服的示范效应,使脱毒种薯第二年便在沿渭地带得到全面推广,截止目前,兴平的地膜洋芋面积已发展到5000余亩,亩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成为沿渭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大棚油桃产业在兴平的发展始于桑镇何耳大棚油桃基地,壮大于西吴镇来祁寨大棚油桃专业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之所以能够始终贯穿效益诱导的发展主线,与贾春雷在大棚油桃建设之初提出的抗逆性强、填补空档的品种选择原则密不可分,在基地建设之初,他经常奔波于西农大园艺学院,询问信息,讨教技术,大胆而果断地引进了超红珠、丽春两大主栽品种,手把手地指导群众栽植。相对于其它先行发展的地方,兴平的大棚油桃产业虽然起步晚,但产品商品率高,货架期长,棚均收入一直保持在1万元以上,单棚最高收入达 1.5万元。品种奠基,效益驱动,带动发展,成为兴平大棚油桃产业崛起的法宝。
近年来,贾春雷同志亲自设计,亲自指导在兴平建立了6个设施蔬菜新品种试验展示棚,引进樱桃番茄、无刺黄瓜、久星11号韭菜等蔬菜品种35个,先后建立清水莲菜、秋延后蔬菜等露地菜新品种试验示范田4亩,引进示范鄂莲5号、津优1号黄瓜文图拉芹菜等新品种18个。“兴平的园艺产业想少走弯路,实现超常发展,必须用新品种来抢占生产的制高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设施蔬菜 支撑农民增收
目前,设施蔬菜已成为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主要来源。到2009年,兴平设施蔬菜总面积发展到2.4万亩,成为西咸经济圈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而在10年前的1999年,设施蔬菜生产对兴平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而全新的领域。10年间,贾春雷同志以“拓荒者”的姿态,倾注心血和汗水,使兴平设施蔬菜产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成就。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山东快速发展的设施蔬菜产业,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邻近的泾阳县,超常发展的设施蔬菜产业让贾春雷同志“坐卧不安”。兴平地势平坦,灌溉方便,紧邻西安、咸阳大中城市,市场目标明确,发展设施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一颗用所知所学富裕乡亲的心久久不能平静,1997年至1998年两年间,他先后三次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自费奔波于泾阳设施大棚基地学习经验,充实提高,1999年8月,在他的多方动员下,庄头镇三渠村决定建设日光温室,他负责全程技术指导,从规划建棚到栽后管理,他坚持驻点指导,历经5个月,使新建的6个日光温室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见效。第二年该村日光温室又新增50座,为兴平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点灯一盏,照亮一片”的催生效果。现在三渠村的菜农有很多人在别的村担任技术员,回忆起当初建棚的艰难日子,很多菜农都发自内心的说:“我们村是兴平第一个建立日光温室的村,要不是贾站长手把手的帮助我们,我们村的日光温室肯定会失败,兴平的设施蔬菜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2000年,他趁着三渠村日光温室一炮打响的东风,借风扬帆,积极开发领导,在市农场建设日光温室生产示范基地,从建棚地选择、棚形设计、材料选择、品种选用,一人承担,从7月初开始,早出晚归,中午在外面随便买点东西充饥,方便面成为他那时常吃的食品,到10月底30座日光温室全面峻工,三个月的建设期中,他没有休过一天假,因为劳累两次昏倒在施工现场,每次病情尚未痊愈,就硬带着吊瓶回到工地,等工程完工、第一茬西红柿定植好,他的体重整整下降了26斤。当年市农场的日光温室棚均收入超过7000元,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了我市菜农和周边县区的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学习,2001年至2002年,农场的干部职工又自发地新建了55座日光温室,市农场成为兴平规模最大,集约化水平最高的的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兴平设施蔬菜发展的“辐射源”、“助推器”。
2005年,兴平提出建设西宝高速设施蔬菜产业带的重大决策后,贾春雷同志对自己在场地规划、建棚材料选择、钢架设计、茬口安排、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操作规程不断加以总结,指导全市先后建成了丰仪北张村、洛庄村、阜寨南马村、北马村、田阜小寨村等18个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年棚均收入均超过8000元。
鉴于兴平设施蔬菜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该市被列为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工程示范县,面对这一大好机遇,贾春雷同志带领全站上下放弃节假日,足迹踏遍了兴平的角角落落,发动群众,提供规划设计,特别是他在充分采光和结构稳固的基础上,对设施大棚的构架进行了优化设计,把50×80米的设施大棚原用的49套水泥立柱和弓杆改成用28个水泥立柱和14个钢架代替,仅此一项,便使单个日光温室大棚建造成本降低5000元,得到群众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他积极向市上争取设立了财政贴息贷款制度,将水利、农发等涉农项目在示范园区加以协调整合,并将碾压式棚体建设、自动卷帘、节水灌溉、CO2气肥增施、黄板诱杀等先进技术融合进去,使新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做到了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先进技术和先进模式应用到位,省、咸阳市领导在马嵬镇安家村标准化育苗点视察时,对我市的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贾春雷同志也因其在设施蔬菜产业指导方面精湛的技术水平,被聘请为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指导专家组成员。
特色产业 打造农业名片
“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板块开发,规模发展”是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兴平特色产业的发展上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2000年,我市正东村部分群众在参加杨凌农高会时,对大棚蘑菇生产表现出了强烈的发展兴趣,带队参观的贾春雷同志不失时机地对群众加以引导,当年11月份,该村便有3户群众开始栽培大棚蘑菇。针对全新产业类别在生产技术上的不同要求,贾春雷同志在查阅学习大量技术资料的同时,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多次到西农大请教有关专家,再将所学所知传授给种植户,当年蘑菇大棚棚均收入超过1.5万元,单棚最高收入达3.5万元。强大的效益引导功能,吸引了该村群众纷纷发展大棚蘑菇产业,截止目前,该村大棚蘑菇已达到2000亩,带动周边正西、南马等村发展大棚蘑菇产业4000亩,成为闻名西北的大棚蘑菇生产专业村。省长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王侠等领导先后多次来该基地检查指导工作,对该村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