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圆月满,兴平昨晚燎花花!

2018-3-17 08:51| 发布者: 资讯编辑| 查看: 356| 评论: 0

摘要: 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年前备年货,扫屋,蒸馍,包饺子,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到除夕祭祀守夜、吃团圆饭、放鞭炮、穿新衣正式拉开帷幕,接着拜年发压岁钱,走亲访友待客备饭,步子越来越紧,持续忙地不亦乐乎。 ...

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年前备年货,扫屋,蒸馍,包饺子,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到除夕祭祀守夜、吃团圆饭、放鞭炮、穿新衣正式拉开帷幕,接着拜年发压岁钱,走亲访友待客备饭,步子越来越紧,持续忙地不亦乐乎。直至送灯,打灯笼,元宵游百病,锣鼓高跷社火盛……热闹个不停。注重俗礼的兴平人,等年尽月满燎花花,才认为年过完了。


兴平人说的燎花花,从字面上解,应该是“燎火花”,本来就是生一堆火,在火光上跳来跃去,辟邪招财。有的老人,不把它叫燎花花,叫“驱干”。“干”就是一种缠人生病的妖怪异兽,燎一下火光,烧死了“干”,人便精神焕发,气运转旺。


“点花花”时,讲究手持点燃的麦草转屋移舍;“燎花花”时,讲究一家老少全员参与;“打花花”时,长辈拿木掀笤帚,照灰烬上打去,让火星四溅,口念:“今年是菜籽花,麦花,苹果花……”表示这些作物都会丰收在望。


燎花花的仪式,在正月三十晚上进行,家家门前生一堆火,家里的老人小孩都要出门在火堆上,跳跃辟邪,甚至还要用火光,驱赶家畜圈槽里的邪气,拿出来刀、剪、镜子、擀面杖在火头上绕几周,代表了吉祥图腾的寓意。


燎花花的故事,要推到唐朝兴盛的正月晦日送穷鬼。传说穷鬼是颛顼的儿子,身材瘦小,喜穿破烂衣服。颛顼住在北方,为水,属阴,驱逐穷鬼,当然要用火。驱走穷鬼以后,火烧财门开,财遇火则旺,送穷与迎财就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风俗。


也许燎花花的历史,还要上溯更久,大概又和原始火图腾有分不开的关系。如果把“花花”和“天花”等传染性疾病联系起来,莫非古代人在用“巫医”的办法,祛病强身,符咒解害。谈的那么远,与现在也没有什么实际关联,倒不如把燎花花看做是一项快乐的传统活动,享受其中。


燎花花最好烧的柴禾是麦秸,生起火苗温和柔软,持久绵绵。乡下家家有柴垛,有后院前屋,可以把火生在门口,尽情地跳火消灾祈福。兴平城里,楼高单元密,缺少庭院住屋的便利条件,想燎花花只好走出小区,到城中村居民或是营业门店点燃的花花火堆上,跳几回回。


只要想跳,任何一个燎花花的场地,都欢迎更多的人加入燎火气氛。当然城里缺柴,生的火堆没有农村人的火大火旺。城里人一般拆几个旧纸箱子,撕成纸片,生火燎花花。有人拉着麦秸售卖,一撮碗口小抱麦秸,卖个三五块钱,瞥见了商机发点小财。如今雾霾严重,车辆限行,减少烟尘排放,今年明显城里放炮少了,燎花花没有取缔,还被默许,就尽情地“火烧财门开”吧。


生起一堆火,至少跳三次。一跳邪鬼不沾身,二跳疫病不缠侵,三跳送穷转财运。围着熊熊的火堆,火光将每个人的笑脸,映照的绯红欢乐。小孩子们更是得意地,不止跳三五回,而是蹦个没完,笑个不停,直到火堆熄灭,又一呼啦一串串疯跑到邻家的火堆上,跳的尽兴流汗。


怀抱里的孩子,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大人抱着过三圈火,有的怕火哭了,有的爱火乐了,随后家里人觉得燎过火,会健康成长。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要走几遍火,让索命的鬼,从身边远离,活到长命百岁。有病的,燎了花花,就觉得病轻了;有事业的,觉得事业更旺盛;运气不佳的,会转运吉利;家庭不睦的,也会家和万事兴;诸事顺利的,燎了花花,更会百邪不侵,一帆风顺。反正这烧起来的花花火,气氛欢乐吉祥,求啥应啥,燎了花花火,会万事如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讲究越来越少。年轻人初七八上了班,正月十五以后都没有年气气了,谁还能想到正月三十有个燎花花的年俗,真真正正到了年尽月满,生一堆火,送走穷鬼恶疫,符合老传统说“年过一整(正)月”,等二月二“龙抬了头”,万物苏醒春暖花含才是新一年的开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